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闺怨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王昌龄 唐代古诗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省校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七绝见长,尤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

闺怨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婿觅封侯。

闺怨翻译

翻译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翻译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注释
1.《闺怨》王昌龄 古诗: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王昌龄 古诗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王昌龄 古诗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 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教:后

闺怨诗意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然看见陌头杨柳色,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闺怨创作背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闺怨》王昌龄 古诗”也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王昌龄 古诗》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轮。”不难看出,王昌龄的这首《《闺》王昌龄 古》受到了谢的影响。

闺怨拼音

guī zhōng shào fù bù zhī chóu, chūn rì níng zhuāng shàng cuì lóu.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hū jiàn mò tóu yáng liǔ sè, huǐ jiào fū xù mì fēng hóu.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婿觅封侯。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