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赵嘏 唐代古诗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上。 存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原文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处?景依稀去年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翻译

翻译
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还记得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
⑶依稀:仿佛;像。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诗意

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亮倒映在水波粼粼的江面上,水天相接,分不清哪是月色,哪是水色,哪是天色。
同来望月人何处?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像是从前。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非之感,遂作此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赏析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拼音

dú shàng jiāng lóu sī miǎo rán, yuè guāng rú shuǐ shuǐ rú tiān.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tóng lái wàng yuè rén hé chǔ? fēng jǐng yī xī shì qù nián.
同来望月人处?景依稀去年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