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早秋山居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温庭筠 唐代古诗 近觉寒早,气晴。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对词的

早秋山居原文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凋窗有日,池满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
素琴机虑静,空伴泉清。

早秋山居翻译

翻译
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
叶凋零了,窗边还有阳光照着;池塘满了,水依然没有声音。
上的果实成熟落下,叶子也干枯了,因此看见猿猴在林中走过,也听得见鹿行的声音。
弹着素琴心情恬淡平静,到夜里只有潺潺清泉声相伴。

注释
⑴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凋:叶凋落。
⑶叶干:叶干枯。
⑷素琴:不加装饰的琴。机虑:犹虑。静:作“息”。

早秋山居诗意

靠近山觉得寒气早,草堂霜冻天气。
凋窗有一天,池满水无声。
果落被猿经过,叶干听说鹿走。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早秋山居创作背景

根据诗题,此诗所写季节是秋,地点在长安鄠郊(今陕西户县),具体作年不详,约在唐文宗大六年(832年)至开成五年(840年)之间。

早秋山居赏析

  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歌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 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温庭筠 古诗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自然的陶冶。

早秋山居拼音

shān jìn jué hán zǎo, cǎo táng shuāng qì qíng.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shù diāo chuāng yǒu rì, chí mǎn shuǐ wú shēng.
凋窗有日,池满无声。
guǒ luò jiàn yuán guò, yè gàn wén lù xíng.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
sù qín jī lǜ jìng, kōng bàn yè quán qīng.
素琴机虑静,空伴泉清。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