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李商隐 唐代古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称“小李杜”,与温庭筠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广为传诵。但部分歌过于隐晦迷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原文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翻译

翻译
暂且借着这杯酒遣散无聊,不要损坏了你的愁眉与细腰。
人世间除了死亡没有比得上离别更痛苦了,春风不因为爱惜柳枝而不让离苦之人去攀着。

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
为了告诉行人不要为情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

注释
⑴离亭:离别的释亭,即释站,是离别处。赋得折杨柳:赋诗来咏折柳送别。《折杨柳》是曲
⑵送:遣散。无憀(liáo):即无聊,无所依赖,指愁苦。
⑶愁眉与细腰:柳叶比眉,柳枝的柔软比腰,有双关意。
⑷争拟:怎拟,即不拟,即为了惜别,不想爱惜柳条。
烟惹雾:笼罩在烟雾中的茂的柳条。依依:状恋恋不舍。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诗意

暂时凭尊酒送无聊,没有减少愁眉和细腰。
人世间死前只有别,春风争夺模拟可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为人休折尽,半留下互相送半迎回。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赏析

  这两首诗与杜牧《赠别》主题相同,即和心爱的姑娘分别时的离别之作,但写法各别。离亭指分别时所在之地,亭即驿站。赋得某某,是古人诗题中的习惯用语,即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诗人在即将分别的驿站之中,写诗来咏叹折柳送别这一由来已久但仍然吸引人的风俗,表达惜别之情。

  第一首起句写双方当时的心绪。彼此相爱,却活生生地拆散了,当然感到无聊,但又势在必别,无可奈何,所只好暂时凭借杯酒,驱散离愁别绪。次句写行者对居者的安慰:“既然事已至此,不能挽回,那又有什么办法呢?所希望于你的,就是好好保重身体。你本来已是眉愁腰细的了,哪里还再经得起损伤?”这句先作一反跌,使得情绪放松一下,正是为了下半首把它更紧张起来。第三句是一句惊心动魄的话。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比分别更令人痛苦。这句话是判断,是议论,然而又是沉痛的抒情。第四句紧承第三句,针对第二句。既然如此,即使春风有情,不能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量攀折。这一句的“惜”字,与第二句的“损”字互相呼照。因为愁眉细腰,既是正面形容这位姑娘,又与杨柳双关,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乃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比喻。莫损也有莫折之意在内。

  第二首四句一气直下,又与前首写法不同。前半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而杨柳既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送行诚可悲,而迎归则可喜。因此,就又回到上一首的“莫损愁眉与细腰”那句双关语。就人来说,去了,还是可能回来的,不必过于伤感至于损了愁眉与细腰;就柳来说,既然管送,也就得管迎,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离去;留下一半,迎归来,则为更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拼音

zàn píng zūn jiǔ sòng wú liáo, mò sǔn chóu méi yǔ xì yāo.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rén shì sǐ qián wéi yǒu bié, chūn fēng zhēng nǐ xī cháng tiáo.
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hán yān rě wù měi yī yī, wàn xù qiān tiáo fú luò huī.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wèi bào xíng rén xiū zhé jǐn, bàn liú xiāng sòng bàn yíng guī.
为报行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