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宋代诗人

宋代诗人


程珦


2022-10-01 09:20:39 宋代诗人


朝代 宋代诗人 别称
字号 字伯温号君玉 出生地 河南伊阳
出生时间 1006年 更多古诗 古诗文
(1006—1090)宋洛阳人,字伯温。程羽曾孙。以祖任入仕,为黄陂尉。仁宗庆历间通判南安军,与周敦颐游,命二子颢、颐从之学。历知龚、凤、磁、汉四州,为政廉谨宽和。因反对熙宁新法,称病归,旋致仕。

程珦介绍

程珦人物生平

程珦,原名温,字君玉。任官后改名珦,改字伯温。十八岁时,程珦父亲卒于湖北黄坡任上。他从此承担起赡养母亲、教抚弟妹的责任。后来朝廷录用旧臣之后,他得到了社郊斋郎之职,但因家里的负担太重,不能离家远任,族兄弟程琳为此向朝廷申说,他得以就近在黄坡任县尉。一直到弟弟得官娶妇,妹妹出嫁,他才开始外出任官。程珦出任兴国县令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程珦是带着年仅13岁的程颢、12岁的程颐一起到兴国赴任的。当时,兴国“素号难治”,特别是县东衣锦乡(今古龙岗、梅窖)一带更是难以管治。程珦以前的县令采取的是严酷的打压政策,欲以严刑峻法的高压态势,以求达到威服的目的,却往往适得其反,更加剧了矛盾。程珦来后,采取的是安抚的办法,做到对衣锦乡与其他地方一视同仁,很快就平息了衣锦乡一带的民怨。程珦在兴国期间,积极推行礼义教化,建立县学,兴办书院,鼓励私塾。一时,礼义渐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人文蔚起。程珦在兴国不到两年时间,“狱空者岁余”。牢里都没了犯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兴国是何等的清明。后世县志称程珦治兴“惟时政教大洽,人文特盛”。程珦“慈恕而刚断,居官临事孜孜不倦,温恭待下,率以清慎”,所以他不管到哪里做官,属下从人都不敢贪污、骄纵。程珦还很有眼光,有伯乐识人之明。大名鼎鼎的大儒周敦颐即是程珦发现的。那是程珦在虔州的南安军(治所在今大余县)任副职时的事。当时,周敦颐还只是南安军的一名“狱掾”,是一名管理狱刑事务的低级属员,还很年轻,不为上级所赏识。程珦到南安军后,一看这个人“气貌非常人,与语果为学知道者”,对他的人品与学问都非常欣佩,二人由此成为非常好的朋友,程珦还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拜周敦颐为师。在历史上,程珦的名气远不如两个儿子大。程颐十八岁时就上书宋仁宗,希望“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后来程颢与程颐一起,创立了“天理”学说,他们开创的理学学派被称为二程“洛学”。程珦官当得也不大,最高时的级别是太中大夫,官秩从四品上阶。但兴国人民很是怀念他们父子,不仅给他们建牌坊,还在南门外建有一座“三程祠”,专祀程珦父子。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兴国县令何时在衣锦乡创办安湖书院,专建一堂,塑程珦父子像供学人瞻仰,名曰“洁矩堂”。当地百姓还把潋水流经城南的一段叫做“程水”,把在程水之畔兴建的石塔——朱华塔,也叫“程水塔”,由此,足见人们对“三程”的怀念。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