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宋代诗人

宋代诗人


李宗道


2022-10-01 09:20:39 宋代诗人


朝代 宋代诗人 别称
字号 出生地
出生时间 更多古诗 古诗文
李宗道,曾为兴安府僚属(清乾隆《兴安府志》卷二七)。

李宗道介绍

李宗道人物生平

李宗道,1914年11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原籍上海市郊区。1930年在初中二年级读书时,父亲病故,经父亲的好友夏应堂解囊相助,才得以继续学习。1934 年上海光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主系农艺,辅系农经。1937年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他又一次陷入困境。这时金陵大学迁往四川成都,他只得带着母亲逃难到成都。为了养家糊口,他到处打工,省吃俭用攒得一点钱,又回到学校念书。后来金陵大学等5所大学成立了学生自助组织——学生公社,他由学生公社推荐到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夜校教英语,从此他白天在大学听课,晚上到青年会夜校讲课,两地相距30多华里,往返奔波,风雨无阻。他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地半工半读,终于在1942年结束了马拉松式的大学生涯。大学毕业后,经老师保荐他到行政院善后总署农业委员会工作,两年后升为技正。1947年应聘到国立南京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翌年升为教授。1949年回到上海光华大学任农事试验场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李宗道应聘到湖南农学院任教。刚来学院报到时,党委书记兼院长李毅之对他说:“到湖南工作要了解湖南,搞农业的要了解农村,你是大城市来的,应先到农村去蹲点。”李宗道脱下西装,第二天就去大通湖农场。此后,他到麻类种植区长期蹲点三次,每次一年。李院长的谈话和三年的农村实践,对他思想感情的转变和为生产服务方向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宗道来湖南农学院时才37岁,是全院最年轻的教授。他考虑到世界苎麻的优势在中国,而中国苎麻的优势在湖南。虽然苎麻是重要经济作物,但当时苎麻科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大有发展前途,因此选定苎麻作为终身事业,立志在这块处女地上开花结果。正当李宗道干劲十足地进行教学、科研,并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的时候,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突然的打击使他一时感到茫然,但坚强的事业心让他很快振作起来,又埋头到工作中去,决心用事实来证明自己。1963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农业科学十年规划会议”,农业部根据李宗道在全国麻作研究领域的成绩和声望,推荐他参加了这个盛会,会议决定由农业部在全国高等院校设置麻类和烟草两个研究室,其中麻类研究室设在湖南农学院,并指定李宗道任研究室主任。这次会议使他看到了农业科学壮丽的发展前景以及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器重,从而更坚定了努力工作的决心。尽管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研究室被撤销,仪器设备被分掉,从全国搜集的300多个珍贵的苎麻品种资源被挖掉,李宗道身心也受到冲击,但他对共产党的信念,对苎麻事业的追求却毫不动摇,自觉抓紧时间,白天坚持搞科研,晚上勤奋写著作,经常工作到深夜。他深信科学的春天一定会再次到来。1978年李宗道被错划的“右派”得到彻底平反,麻类研究室也恢复起来,并于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研究室升格为苎麻研究所,由李宗道任所长。1987年他成为全国苎麻学科唯一的博士生导师。经过李宗道几十年的努力,湖南农业大学成为全国麻作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和苎麻科技研究中心。李宗道先后为全国已培养麻作专业人才近千人,其中本科和专科生100余人、硕士生4届7人、博士生11届15人,现在仍有在读博士生8人,博士后2人。李宗道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9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苎麻学术讨论会上大家公认中国的苎麻科学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这和李宗道的毕生努力是分不开的。李宗道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赞赏。1990年他荣获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颁发的“在支农扶贫和为农林生产服务中成绩突出”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同年9月首批享受国务院批准发给的特殊贡献津贴;1996年获首届“湖南省科技之星”荣誉称号。李宗道除校内职务外,还担任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综合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高级顾问、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苎麻系列开发领导小组顾问、湖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湖南省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委员等职。他在担任这些职务和工作之时,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提出各种建议。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