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寒食寄京师诸弟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韦应物 唐代古诗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于写景隐逸生活著称。

寒食寄京师诸弟原文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弟,杜陵寒食草

寒食寄京师诸弟诗意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把酒看花想到弟弟们,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寒食寄京师诸弟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当时诗遇上了寒食节,孤独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

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第二句同样有多层意思,“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这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至于紧接在第三句后的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维句是明写,语意实;这一句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的。

寒食寄京师诸弟拼音

yǔ zhōng jìn huǒ kōng zhāi lěng, jiāng shàng liú yīng dú zuò tīng.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bǎ jiǔ kàn huā xiǎng zhū dì, dù líng hán shí cǎo qīng qīng.
把酒看花想弟,杜陵寒食草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