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先秦古诗

先秦古诗


周颂·有瞽


2022-09-24 15:14:36 先秦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佚名 先秦古诗 有瞽有瞽,在之庭。

周颂·有瞽原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崇牙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客戾止,永观厥成。

周颂·有瞽翻译

翻译
盲人乐师排成行,聚集周庙前庭上。钟架鼓架摆设好,五彩羽毛架上装。既有小鼓和大鼓,鞉磬柷敔列停当。乐器齐备就演奏,箫管一齐都奏响。众乐交响声洪亮,肃穆和谐声悠扬,先祖神灵来欣赏。诸位宾客都来到,乐曲奏完齐赞赏。

注释
⑴瞽(gǔ):盲人。这里指周代的盲人乐师。
⑵庭:指宗庙的前庭。
⑶业:悬挂乐器的横木上的大板,为锯齿状。虡(jù):悬挂编钟编磬等乐器的直木架,上有业。
⑷崇牙:古代乐器架横木上刻的锯齿,用以悬挂乐器。羽:在崇牙上装饰的五彩鸟羽。,插。
⑸应:小鼓。田:大鼓。县(xuán):“悬”的本字。
⑹鞉(táo):一种立鼓。一说为一柄两耳的摇鼓。磬(qìng):玉石制的板状打击乐器。柷(zhù):木制的打击乐器,状如漆桶。音乐开始时击柷。圉(yǔ):即“敔”,打击乐器,状如伏虎,背上有锯齿。木尺刮之发声,用止乐。
⑺备:安排就绪。
⑻箫:古箫如今之排箫,是小竹管排编成的。管:管乐器,即笛之类的乐器。
⑼喤(huáng)喤:乐声大而和谐。
⑽肃雝(yōng):声音和谐舒缓。
⑾戾(lì):到达,到来。
⑿永:终,直。成:指曲终了。或解为乐之阕。说此指祭完毕。

周颂·有瞽诗意

双目失明的乐师组成乐队,王室祭祖时应召来宗庙。
设业设架,上面装饰着五彩的羽毛。
应田县鼓,鞉磬柷敔安放得井井有条。
已准备就上奏,箫管齐鸣一片乐音缭绕。
铜钟皮他的声音,肃穆舒缓和谐美妙,先祖神灵听了兴致高。
客人来到,长久地欣赏这乐曲一套。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周颂·有瞽创作背景

  此诗是表现周王祭祀先祖时乐队齐奏的盛况。在先秦时代的政治生活中,乐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而且往往与礼密切相关联。《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由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周颂·有瞽》佚名 古诗》是描写作乐的篇章,《毛诗序》认为是“始作乐而合乎祖”,郑笺“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释之,正反映了礼乐并重的传统观念。

  周代有选用先天性盲人担任乐官的制度,据《周礼·春官·序官》记载,其中的演奏人员有“瞽蒙,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计三百人;另有“眡瞭三百人”,贾公彦疏说“眡瞭,目明者,其扶工”,即是在乐队中配备视力正常的做盲师的助手。可见,当时王室队的规模相当庞大。《《周颂·有瞽》佚名 古诗》正是王室队演奏壮观场面的记录。

周颂·有瞽拼音

yǒu gǔ yǒu gǔ, zài zhōu zhī tíng.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shè yè shè jù, chóng yá shù yǔ.
设业设虡,崇牙羽。
yīng tián xiàn gǔ, táo qìng chù yǔ.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
jì bèi nǎi zòu, xiāo guǎn bèi jǔ.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huáng jué shēng, sù yōng hé míng, xiān zǔ shì tīng.
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wǒ kè lì zhǐ, yǒng guān jué chéng.
客戾止,永观厥成。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