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两汉古诗

两汉古诗


论积贮疏


2022-09-24 15:14:36 两汉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贾谊 两汉古诗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字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政事疏》等都

论积贮疏原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食货

论积贮疏翻译

翻译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

  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注释
1. 管子:即管仲。后人把他的学说和依托他的著作,编辑成《管子》一,共二十四卷。
2. 仓:贮藏谷物的建筑物。《吕氏春秋·仲秋》:“修囷(qūn)仓。”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
3. 廪:米仓。
4. 实:充实,满。
5. 而:同“则”,就,连词。
6. 礼节:礼仪法度。
7. 不足:指衣食不足,缺吃少穿。
8. 治:治理,管理。
9. 及:到。
10. 未之尝闻:即“未尝闻之”,没有听说过这回事。未尝,不曾。副词。之,指“民不足而可治”,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11. 古之人:亦指管子,下四句引自《管子·轻重甲》,与原文略有出入。
12. 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13. 或:有的人,代词。
14. 生之有时:生产有时间的限制。之,指物资财富,代词。
15. 亡:同“无”。
16. 度:限制,节制。
17. 则:那么,连词。
18. 物力:指财物,财富。
19. 屈:竭,穷尽。
20. 至:极,副词。
21. 孅(xiān):通“纤”,细致。
22. 悉:详尽,周密。
23. 畜:同“蓄”,积聚,储藏。
24. 恃:依赖,依靠。
25. 背本趋末:放弃根本的事,去做不重要的事,此处是指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古代农桑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背,背离,背弃。
26. 是:这,代词,作主语。
27. 残:害,危害,祸害。
28. 淫侈(chǐ)之俗:奢侈的风气。淫,过分,副词。
29. :连词。
30. 长(zhǎng):增长。
31. 贼:害,危害,祸害。
32. 公行;公然盛行。
33. 即“莫或止之”,没有人去稍微制止它一下。莫,没有人,代词。之,代词,指“残贼公行”之事。是“止”的宾语,前置。或,副词,有“稍微”、“稍稍”之意。
34. 大命:国家的命运。
35. 将:将要,副词。泛:通“覂”,翻覆,覆灭。
36. 振救,拯救,挽救。
37. 生之者:生产粮食、财物的人。
38. 靡:耗费。
39. 汉之为汉:意谓汉朝自从建立政权来。这是个主谓短语,“之”是用于短语主、谓之间的助词。为,成为,动词
40. 几:将近,副词。
41. 公私:国家和个人。
42. 犹:还,仍然,副词。
43. 可哀痛:指积蓄少得使人痛心。
44. 失时:错过季节。
45. 雨:下雨,动词。
46. 且:将,副词。
47. 狼顾:狼性多疑,行走时常回头看,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此处形容人们看到天不下雨的忧虑不安。
48. 岁恶:年景不好。恶,坏。
49. 不入:指纳不了税。“入”是“纳”的意思。
50. 请卖爵(jué)子:即请爵卖子。指富者向国家缴粮买爵位,贫者卖儿女为生。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收取钱财的制度。
51. 既:已经,副词。
52. 闻耳:闻于耳,指上述严重情况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53. 安:哪里,副词。
54. 为:治理。
55. 阽危:危险。阽,临近。若
56. 是:如此,象这个样子。
57. 上:皇上,皇帝。
58. 饥穰:荒年和丰年。此处为偏义复词,只指荒年。饥,灾荒,《墨子·七患》:“五谷不收谓之饥。”穰,庄稼丰熟。
59. 天之行也:是自然界的固有现象。天,大自然。行,常道,规律。
60. 禹、汤被之: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水有功,舜死后继其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被:遭,受。之:代词,指“饥穰”。传说禹时有九年的水灾,汤时有七年的旱灾。
61. 即:如果,假如,连词。
62. 方二三千里:纵横各二三千里。
63. 胡:何,用什么。胡,代词。以,介词。
64. 相:副词,兼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此处指“方二三千里”的灾区。
65. 恤:周济,救济。
66. 卒然:突然。卒,通“猝”。
67. 急:紧急情况,指突然爆发的战争。
68. 馈:进食于人,此处指发放粮饷,供养军队。
69. 兵:兵灾,战祸,战争。
70. 乘:因,趁。
71. 大:非常,十分,副词。
72. 屈:缺乏。
73. 徒:同伙。
74. 衡击:横行劫掠攻击。衡,通“横”。
75. 罢(pí):通“疲”。
76. 羸(léi):瘦弱。
77. 易:交换。
78. 毕:完全,副词。
79. 通:达。
80. 能:是衍文。疑者:指对朝廷反抗的人。
81. 疑:同“拟”,指与皇帝相比拟,较量。
82. 并:一同,副词。
83. 举:举兵。
84. 争起:争先起来闹事。
85. 乃:才,副词。
86. 骇:受惊,害怕。
87. 图:谋划,想办法对付。
88. 岂:难道,副词。
89. 夫:助词,用在全句之前,表示一种要阐发议论的语气。
90. 大命:大命脉,犹言“头等大事”。
91. 苟:如果,假如,连词。
92. 粟:此处泛指粮食。
93. 何为:做什么事。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为,动词。
94. 以:凭,靠,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
95. 则:就,连词。
96. 怀敌:使敌对者来归顺。怀,归向,使动用法。
97. 附远:使远方的人顺附。附,使动用法。
98. 招:招抚。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99. 殴:通“驱”,驱使。
100. 归之农:使动双宾语,使之归农。
101. 著:“着”的本字,附着。
102. 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力吃饭。
103. 末技: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此处指与“本业”相对的“末业”,即工商业。
104. 食之民: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食,坐食,不劳而食。《荀子·成相》:“臣下职,莫食。”杨倞注:“食谓不勤于事,素餐手也。”
105. 缘南亩:走向田间,从事农业。缘,因,循,此处有趋向之意。南亩,泛指农田。
106. 乐其所:以其所为乐,即乐于从事自己的本业(农业)。乐,以……为乐,意动用法。所,名词。
107. 可以:助动词。
108. 为:做到。
109. 富安天下:使天下富足安定。富安,使动用法。富,指食用充足;安,指政治安定。
110. 而:但,却,连词。
111. 直:竟然,副词。
112. 为:造成,动词。
113. 廪廪:同“懔懔”,危惧的样。指令害怕的局面。
114. 窃:私下,副词,表示自谦。
115. 为:替,介词。
116.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论积贮疏诗意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好的,从古到今,还不曾听说过。
古人说:“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受饥饿;一个女子不纺织,就有人要受寒冻。
”生产这些衣食用品有时间的限制,如果消费它们没有限度,那么,财富一定要匮乏。
古代治理天下,是非常细致、非常全面的,,所以,他们的物资储备足可以依赖。
现在背本而趋末,吃饭的人很多,这是天下最大的弊害呀;奢侈的风俗,日益增长,这是天下最大的祸患呀。
残害公走,没有人来制止它;国家的命运将要倾覆,没人来拯救它。
出生的人非常少,消耗的人非常多,天下的财物产怎么能不摔倒!汉朝自从建立政权以来,将近四十年了,公仓与私人的储备,还是少得令人悲痛!如果错过农时天不下雨,老百姓就要凉恐四顾;年岁不好,纳不起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收取钱财,百姓要靠卖掉子女维持生活,皇上已耳有所闻。
哪有天下如此危险而上不惊的?世上有荒年也有丰年,这是自然常有的现象,禹、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
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来赈济老百姓呢?如果突然边境有了急难,数千百万,国家拿什么来发放给他们?如果兵灾与旱灾相继袭来,天下的财力物力将极度匮乏,有勇有力的人将聚集党徒进行抢劫;停止那些年老体弱易子而咬的骨头。
政治还没有完全通用的,远方的能力怀疑的,一起举兵争着起来了。
就害怕而考虑的,哪里还来得及呢?物资的储存,是国家的命脉。
如果粮食多而财物有余,做什么事不能成功呢?要攻打谁就一定能成功,用来防守就一定守得牢固,以战则胜。
怀敌人附远,招谁谁会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们归附农业,都从事农业生产;使天下人各个自食其力,末技游食的人,转向沿南亩,就可以储备充裕而人民对他们的生活环境感到满意。
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现在却是这种积贮不足、令人惶恐不安的局面呢,我私下替皇上感到可惜。
节从《汉·食货志》*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论积贮疏创作背景

  《《论积贮疏》贾谊 古诗》选自《汉·食货志》。文题为后人所加。是贾谊23岁时(前178)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

  西汉建立初年,社会经济一片凋敝。据《汉·食货志》记载,那时米价昂贵,饥馑遍地,人与人相食,物资匮乏,连天子出行都弄不到四匹同色的马驾车,将相只能乘牛车。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予民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到汉文帝时,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但商贾、地主侵夺农民,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农民因破产而纷纷流入城市,成为工商业的佣工或无业的游民,官僚、商贾的淫侈之风也日益增长,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的积贮,很不利于西汉封建政权的巩固,同时北方匈奴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实际情况,贾谊就向文帝上了这份奏疏,建议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积贮。题目《《论积贮疏》贾谊 古诗》的意思是:论述有关积贮的重大意义的奏疏。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疏”或“奏议”。

  贾谊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不像世俗之士一样,一味地粉饰太平;而是敢于正视现实,揭时弊。他从太平盛世的背后看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在他向文帝上的《《论积贮疏》贾谊 古诗》中做了大胆的揭,并出了他的改革政治的主张。

论积贮疏拼音

guǎn zǐ yuē:" cāng lǐn shí ér zhī lǐ jié.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mín bù zú ér kě zhì zhě, zì gǔ jí jīn, wèi zhī cháng wén.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gǔ zhī rén yuē:" yī fū bù gēng, huò shòu zhī jī yī nǚ bù zhī, huò shòu zhī hán.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shēng zhī yǒu shí, ér yòng zhī wáng dù, zé wù lì bì qū.
”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gǔ zhī zhì tiān xià, zhì qiān zhì xī yě,, gù qí chù jī zú shì.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jīn bèi běn ér qū mò, shí zhě shén zhòng, shì tiān xià zhī dà cán yě yín chǐ zhī sú, rì rì yǐ zhǎng, shì tiān xià zhī dà zéi yě.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cán zéi gōng xíng, mò zhī huò zhǐ dà mìng jiāng fàn, mò zhī zhèn jiù.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shēng zhī zhě shén shǎo, ér mí zhī zhě shén duō, tiān xià cái chǎn hé dé bù jué! hàn zhī wèi hàn, jǐ sì shí nián yǐ, gōng sī zhī jī, yóu kě āi tòng! shī shí bù yǔ, mín qiě láng gù suì è bù rù, qǐng mài jué zi, jì wén ěr yǐ.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
ān yǒu wéi tiān xià diàn wēi zhě ruò shì ér shàng bù jīng zhě? shì zhī yǒu jī ráng, tiān zhī xíng yě, yǔ tāng bèi zhī yǐ.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jí bù xìng yǒu fāng èr sān qiān lǐ zhī hàn, guó hú yǐ xiāng xù? zú rán biān jìng yǒu jí, shù qiān bǎi wàn zhī zhòng, guó hú yǐ kuì zhī? bīng hàn xiāng chéng, tiān xià dà qū, yǒu yǒng lì zhě jù tú ér héng jī bà fū léi lǎo yì zi ér yǎo qí gǔ.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zhèng zhì wèi bì tōng yě, yuǎn fāng zhī néng yí zhě, bìng jǔ ér zhēng qǐ yǐ.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nǎi hài ér tú zhī, qǐ jiāng yǒu jí hū? fū jī zhù zhě, tiān xià zhī dà mìng yě.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gǒu sù duō ér cái yǒu yú, hé wéi ér bù chéng? yǐ gōng zé qǔ, yǐ shǒu zé gù, yǐ zhàn zé shèng.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huái dí fù yuǎn, hé zhāo ér bù zhì! jīn ōu mín ér guī zhī nóng, jiē zhe yú běn shǐ tiān xià gè shí qí lì, mò jì yóu shí zhī mín, zhuǎn ér yuán nán mǔ, zé chù jī zú ér rén lè qí suǒ yǐ.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kě yǐ wéi fù ān tiān xià, ér zhí wèi cǐ lǐn lǐn yě, qiè wèi bì xià xī zhī.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jié zì hàn shū shí huò zhì
节自《汉·食货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