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获麟解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韩愈 唐代古诗 麟之为灵,昭昭也。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推他为唐宋八大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

获麟解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
咏于《诗》,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
麟为圣人出也。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为麟者,德不形。
麟之出不待圣,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获麟解翻译

翻译
  麟是象征灵异、祥瑞的动物,是显而易见的。在《诗经》中被歌颂过,在《春秋》中也有记载,传记百家之也夹杂着记述。即使妇女儿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

  但是麟是野生动物,不被家庭所豢养,自然界也不常有。它的外形什么也不像,不像马、牛、犬、猪、豺狼、麋鹿那样。既然这样,即使有麟,人们也不认识它是麟啊。

  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马,犬猪豺狼麋鹿,我知道它们是犬猪豺狼麋鹿,只有麟没法认得。不认得,那么人们说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虽然这样,有麟出现,就必然有圣人在世谋政,麟是因为圣人才现形于世。圣人一定能认识麟。麟终究并非不祥之物啊。

  又听说:麟之所以被称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假若麟自行出现,而没有圣人在世能够认得,那么说它不吉祥也是合适的。

注释
①麟:麒麟(qí lí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状如鹿,牛尾,狼额,马蹄,五彩腹。其性柔和,古人把它当作仁兽,作为吉祥的象征。
②灵:灵异,神奇之物。《礼记》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③昭昭:明白。
④《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周南·麟之趾》篇。
⑤《春秋》:本为周代史的通称,到孔子根据鲁史材料修成一部《春秋》时,这才变为专名,就是六经之一的《春秋经》,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史记》所谓《春秋》,实指《左传》。《春秋》上有关于获麟的记载。其实在《荀子》、《大戴礼记》、《史记》、《汉》等古籍中,都提及麟。
⑥祥:祥瑞。
⑦畜(xù):饲养。
⑧恒有:常出现。
⑨类:相
⑩麋(mí):也叫“驼鹿”或“犴(hān)”。
⑪然则:既然如此。
⑫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⑬果:确,果然。

获麟解诗意

麒麟是灵,明白了。
诗在《诗经》,记载在《春秋》,杂出于传记诸子百家的,虽然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它是吉祥的象征。
然而麒麟的东西,不养在家里,不常有在天下。
其形成的不同,不像马、牛、狗、猪、豺、狼、麋鹿一样。
那么即使有麟,不知道这是麒麟啊。
角的,知道它是牛,胡须的人知道是马,狗、猪、豺、狼、麋鹿,知道它是狗、猪、豺、狼、麋鹿。
只有麒麟啊,不知道。
不知道,那么他说的不祥之物也可
但是,麒麟的出现,一定有圣人在位。
麒麟是为圣人出来了。
圣明的人,一定要知道慕容麟,麒麟果然不是不吉利的事。
又说:“麒麟之所是麒麟的,德不形。
”如果麒麟不等待圣人,就说的不祥之物也可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获麟解创作背景

公元前481年,鲁人猎获一麒麟而不识之,孔为此反袂试面,同年,辍笔停修《秋》。唐元七年(812年),麟复现东川。愈著文阐发己见。

获麟解赏析

  《《获麟解》韩愈 古诗》中作者以麟设喻,说明了自己的为人及出仕的时机和意图,感慨卓有才识之士不为封建统治者所用,寄托了怀才不遇的一腔怨愤。

  据《春秋》和《左传》所写: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钮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麟。即麒麟,古人以之作为象征仁人和吉祥的动物。麒麟历来被人们视作祥兽,而作者却另辟蹊径,认为其长相奇特,也可“谓之不详”。他认为麒麟之所以被视作吉祥的象征,是因为出现在圣人在位的时候;如果它出现时没有圣人在位,那么就可以说它是不祥之物。

  韩愈抓住“祥”与“不祥”、“知”与“不知”这两对对立的字眼作眼目,在行文过程中通过这两对词语的转换,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鸣,表现了自的自怜自重而又自怨自艾的意绪。细咀此文,方能在含蓄与委婉的笔调中看到悲愤。作者意在说明如果没有圣人当道,即便出现了像麒麟一般罕见的杰出人才,恐怕也只能孤愤一世,自怨自艾。作者麒麟自喻,说明了自己的品行和出仕的意图,感慨卓有才学之士不为封建的统治者所重用。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怨愤。

  作者由“祥”说入“不祥”,并“不祥”立论,强调麒麟作为灵兽具有的象征意义远大于本身,做足文章,反复辩论,乃有其寄托。作者抒发怀才不遇。不为圣主所知,才是文章的真意。文章短小,不满二百字,而抑扬开,变化转折,似有长篇之势。

  文章虽短,曲折甚多.层层转折,表意颇为含蓄委婉。几反几复之中。使论述的观点更为确、深入。文章曲折变

获麟解拼音

lín zhī wèi líng, zhāo zhāo yě.
麟之为灵,昭昭也。
yǒng yú shī, shū yú chūn qiū, zá chū yú zhuàn jì bǎi jiā zhī shū, suī fù rén xiǎo zi jiē zhī qí wèi xiáng yě.
咏于《诗》,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rán lín zhī wèi wù, bù chù yú jiā, bù héng yǒu yú tiān xià.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qí wèi xíng yě bù lèi, fēi ruò mǎ niú quǎn shǐ chái láng mí lù rán.
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rán zé suī yǒu lín, bù kě zhī qí wèi lín yě.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jiǎo zhě wú zhī qí wèi niú, liè zhě wú zhī qí wèi mǎ, quǎn shǐ chái láng mí lù, wú zhī qí wèi quǎn shǐ chái láng mí lù.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wéi lín yě, bù kě zhī.
惟麟也,不可知。
bù kě zhī, zé qí wèi zhī bù xiáng yě yì yí.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suī rán, lín zhī chū, bì yǒu shèng rén zài hu wèi.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
lín wèi shèng rén chū yě.
麟为圣人出也。
shèng rén zhě, bì zhī lín, lín zhī guǒ bù wéi bù xiáng yě.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yòu yuē:" lín zhī suǒ yǐ wéi lín zhě, yǐ dé bù yǐ xíng.
又曰:“麟之所为麟者,德不形。
" ruò lín zhī chū bù dài shèng rén, zé wèi zhī bù xiáng yě yì yí.
麟之出不待圣,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