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先秦古诗

先秦古诗


烛之武退秦师


2022-09-24 15:14:36 先秦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左丘明 先秦古诗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后说近是。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传》)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

翻译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 fà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3)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5)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36)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8)去之:离开国。之,指代国。

烛之武退秦师诗意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面见秦穆公,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公从的。
推辞说:“的强壮的,尚且还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是不能做什么事了。
”你说:“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的过了。
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的啊!”允许的。
夜里缒而出,烛之武拜见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包围郑国,们郑国已经知道一定要灭亡了。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国以鄙远,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用灭了郑国来增加晋国的土地呢?晋国的实力增强了,您的力量就削弱了啊。
如果舍弃郑国作为东道主,将来贵国有使臣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你也没有杀害。
而且你曾施恩于晋惠公,他们曾答应给你焦、瑕两城,结果晋国国君早上渡河回国,傍晚就建筑防御工事准备在那里对付你们了,这是您所知道的。
晋国,哪有什么满足的?(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必然要扩张它西面的国界,如果不削损你们秦国的土地,他们将从哪里夺取土地呢?减削秦国的土地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好好考虑这其中的利害。
”秦伯说,就与郑国讲和结为盟军。
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的,于是返回。
子犯请求攻击的。
公说:“不可。
微夫人的力量不到这。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疲惫的,不仁的人;失去了自己的盟国,不知道;以相互冲突来代替步调一致,不武。
们还是回去吧。
”也走了。
(选自《左传》)*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烛之武退秦师创作背景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加上可去“捞上一把”(实质这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国对秦有利、灭掉国对秦不利的,终于说服了秦

烛之武退秦师拼音

jìn hóu qín bó wéi zhèng, yǐ qí wú lǐ yú jìn, qiě èr yú chǔ yě.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jìn jūn hán líng, qín jūn fàn nán.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yì zhī hú yán yú zhèng bó yuē:" guó wēi yǐ, ruò shǐ zhú zhī wǔ jiàn qín jūn, shī bì tuì.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gōng cóng zhī.
”公从之。
cí yuē:" chén zhī zhuàng yě, yóu bù rú rén jīn lǎo yǐ, wú néng wéi yě yǐ.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gōng yuē:" wú bù néng zǎo yòng zi, jīn jí ér qiú zi, shì guǎ rén zhī guò yě.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rán zhèng wáng, zi yì yǒu bù lì yān!" xǔ zhī.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yè zhuì ér chū, jiàn qín bó, yuē:" qín jìn wéi zhèng, zhèng jì zhī wáng yǐ.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ruò wáng zhèng ér yǒu yì yú jūn, gǎn yǐ fán zhí shì.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yuè guó yǐ bǐ yuǎn, jūn zhī qí nán yě, yān yòng wáng zhèng yǐ péi lín? lín zhī hòu, jūn zhī báo yě.
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ruò shě zhèng yǐ wéi dōng dào zhǔ, xíng lǐ zhī wǎng lái, gòng qí fá kùn, jūn yì wú suǒ hài.
若舍郑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qiě jūn cháng wèi jìn jūn cì yǐ, xǔ jūn jiāo xiá, cháo jì ér xī shè bǎn yān, jūn zhī suǒ zhī yě.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fū jìn, hé yàn zhī yǒu? jì dōng fēng zhèng, yòu yù sì qí xī fēng, ruò bù quē qín, jiāng yān qǔ zhī? quē qín yǐ lì jìn, wéi jūn tú zhī.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利晋,唯君图之。
" qín bó shuō, yǔ zhèng rén méng.
”秦伯说,与郑人盟。
shǐ qǐ zi féng sūn yáng sūn shù zhī, nǎi hái.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zi fàn qǐng jī zhī.
子犯请击之。
gōng yuē:" bù kě.
公曰:“不可。
wēi fū rén zhī lì bù jí c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yīn rén zhī lì ér bì zhī, bù rén shī qí suǒ yǔ, bù zhī yǐ luàn yì zhěng, bù wǔ.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乱易整,不武。
wú qí hái yě.
吾其还也。
" yì qù zhī.
”亦去之。
xuǎn zì zuǒ zhuàn
(选自《传》)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